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答案核对核查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答案核对核查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思索和感悟。谁能否认朱先生的散文不能在平淡中传递真挚的感情呢?B.认真感受北国的秋,关系到能否体验出那种特别的清,特别的静,特别的悲凉。C.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都是荷叶荷花与荷香,浸润着作者的内心,令他遐想不己。D.小华同学登上泰山,连续发布朋友圈晒美景,引来好友的围观并得到他们的点赞。5.对材料三文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写作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B.“客人”因见月出东山的景象,并看到这里的地理形势,从而联想到曹操的诗句和业绩,生出积极入世的念头。C.“客人”又联想到主客双方的现实处境,深感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思想颇为消沉。D.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6.请结合三篇选文,谈谈自然景物对作者有怠样的影响?(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7一12题。(7-11各3分,12题4分,共19分)材料一: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二: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高二语文学科试题第3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