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新高考卷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 新高考卷语文答案)
四、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7一8题。(9分)》【注】①熙宁三年,王安石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出嘉峪关感赋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本诗写于此时。长安君,指作者之妹王淑文。钟山,位于南京,在诗林则徐人家乡偏北方向。②棣华:出自《诗经·棠棣》,后以“棣华”喻兄弟。严关②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A.经历了两次变法失败,诗人于早春时节同胞妹一起登山远望,心绪复杂可想而知。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B.“解装”指卸下行装,此处暗指自己被罢相赋闲,“一望”句点题并开启下文的写景。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C.额联写残雪尚存像玉藏山峦,阳光下嫩草萌生,像有一层雾霭,景象清新明丽。【注】①鸦片战争爆发后,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被革职“谪戍伊犁”,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嘉峪关。D.诗人意识到时日无多并担心被疾病击倒,因此希望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再次光临。罗立马关前,放眼河山,感慨万端,写下此诗。②严关,指嘉峪关,为长城西端防守要塞,也是明清10.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自已“惟有爱诗心未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努以来西北交通要道。些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些A.首句以突兀峭拔之笔,突出了嘉峪关挺耸雄奇的形象。“界”是隔断之意,极有力度地描绘了这个通往西北关隘的险要位置。B.第二句中“万里征人”指诗人自己。“驻马蹄”三字,指明全诗的立足点,既写出旅途艰辛而小憩,又为下文观景写景提供了契机,带有过渡性质。C.颔联是远望:秦地笔直的树木与关楼高阁相接连。“缭垣”是仰视,云烟绕垣被压低,城压云低,城高自见。D.颈联是想象之笔,诗人在嘉峪关由“飞阁”“缭垣”联想到天山耸拔,似与严关比肩而立,横当亘的大漠苍茫无际,令人迷惘沮丧。够8.本诗题为“出嘉峪关感赋”,诗中表达了哪些“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9分)同长安君钟山望”王安石解装相值得留连,一望江南万里天。残雪离披山韫玉,新阳杳霭草含烟。余生不足偿多病,乐事应须委少年。扣惟有爱诗心未已,东归与续棣华②篇。语文第3页(共4页)衡水金卷·先享题·高三一轮复40分钟单元检测卷十七语文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