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福建卷历史答案

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福建卷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8.(1)起源时间早;应战争之需而设;过程曲折;由临时到固定;影响深远;以立法方式确立。(4分)(2)过程:新中国成立前,从起草、制定、公布到开始征收;新中国成立初期,多次研究但未征收;1980年后,确立到逐步完善。(3分)背景:新中国成立前:财政危机;政局动荡。(2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较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形成。(2分)1980年后:改革开放;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2分)》认识:适应国情;互学互鉴,创新发展;关注民生;培养公民纳税意识;兼顾效率与公。(2分)19.示例一论点:客观认识中国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前提阐述:美国对中国的几次战略误判,从根本上说都是由于美国不能客观地认识中国。如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虽然掌握着政权,但其独裁统治不得人心,中国人民希望建立一个民主联合政府,美国无视这一事实,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试图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结果遭到失败。再如苏联解体后,美国无视中国改革开放后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成就,希望中国成为第二个苏联,当然也未能如愿。…中国不是苏联,也不是欧洲,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无视中国国情,将在苏联和欧洲推行的政策拿到中国来,其失败是必然的。美国要想处理好中美关系,想在中美关系中实现美国的利益,就必须真正下功夫客观研究中国,了解中国的现实,接受现实的中国示例二论点: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前提阐述:美国对中国的几次战略误判及由此导致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或挫折,多数是由于美国将意识形态对立摆在了首要位置。如1946年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其根本目的就是阻止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而无视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结果国民党战败。此后,美国继续长期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试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也以失败而告终。1972年美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但始终没有放弃意识形态的对立,希望中国成为第二个苏联,希望通过市场化改变中国…也就是说始终没有放弃冷战思维,所以,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中美关系一直不顺利,美国所希望的结果,始终也没有出现。其根源就在于美国总是不客观地看中国,因此不能制定出处理中美关系的正确政策或战略。(注: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解析】据材料“美国的亚洲外交似乎总是处于‘失败一总结教训一再失败一再总结'的无休止轮回中”可知,美国由于对亚洲及中国的误判导致其外交失败,结合设问“有助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论点”,美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与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差异,不能客观认识中国,从而导致误判中国,外交失败。可以提炼的观点有“客观认识中国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前提”“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前提”,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如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朝鲜战争,苏联解体后对中国的认识等相关史实,最后总结。20.(1)显著特征:在继承中创新治理模式;因地制宜,治理方式多样;构建严密的防御体系;控制力度和时间长度空前。(4分)(2)积极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稳定了西北边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确保了西域与内地的持续交往,有利于丝绸之路的联通;为清朝进一步强化对西北边疆的控制奠定了基础。(6分)21.(1)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朝鲜半岛出现南北两个对立的政权;新中国成立及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出于争霸的需要插手朝鲜内战。(4分)(2)影响:对朝鲜半岛: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1分)对中国: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提高了中国国际威望;中美长期敌对,失去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时机。(2分)对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失败,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1分)》对苏联:巩固了苏联对北朝鲜的控制;有利于苏联在远东地区与美国对抗。(1分)对冷战格局:加剧两极对峙。(1分)22.(1)主要事迹:周济乡邻;组织抗日义军;领导嘉义、台南抗日活动;在台南保卫战中壮烈牺牲。(4分)(2)评价:英勇抗击了日本侵略者;彰显了中国人民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第3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