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3LK·历史-QG]试题

[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3LK·历史-QG]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全国大联考第四次历史
    2、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试卷历史
    3、2023-202422届高三大联考历史qg学生用卷第1联
    4、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历史
    5、2024高三大联考(一)历史
    6、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联考
    7、2024全国大联考第三次历史
    8、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试卷历史
11.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运用新航路开辟的必备知识解答相关问题,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历史现象、得出历史观点的能力,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的考查。【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前,中国到马尼拉的帆船仅有数艘,16世纪80年代到明末,中国到马尼拉的帆船数量明显增多,且货物装载量较大,大规模的中国帆船装载中国丝绸到马尼拉,对中外经济交流起了促进作用,故A项正确。中国帆船到马尼拉并非殖民掠夺,B项错误;中国帆船到马尼拉从事贸易,在新航路开辟前就已经有了,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是顺应而非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D项错误。12.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教化,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历史现象、得出历史观点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法所规定的内容具有明显的理性精神,这说明基督教教会法的这些规定有利于西方法律的理性化,故D项正确。这些规定与强化对教徒的人身控制没有因果联系,也不一定与世俗法律相冲突,因而也无法推知其目的就是要削弱世俗法律地位,A、C两项错误;教皇由选举产生并非要凸显其权威,B项错误!13.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历史现象、得出历史观点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当特朗普挥舞大棒砸向中国的时候,美国海关反而遭到严重撞击,这说明贸易战对挑起者具有反噬作用,故D项正确。贸易战对美国海关的撞击不能说明中国已处于有利地位,A项错误;贸易战虽对美国有损害,但未必会“遏止”美国经济发展,B项错误;材料未显示美国国内不满的信息,C项错误。14.D-A-B-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发展与政治统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历史现象、得出历史观点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寇谦之改革后的道教禁止犯上作乱,这一改革维护了封建伦理纲常,迎合了当权者统治的需要,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表明寇谦之对道教的改革借鉴了儒家的思想,也否定了以下犯上的起义行为,但A、B两项均是材料信息的片面反映,不全面;寇谦之对道教的改革主要是针对教中信徒,未推及民众,C项错误。15.B-A-D-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一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历史现象、得出历史观点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的军事实力在当时得到迅猛增长,这突破了巴黎和会不准其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的限制,挑战了当时的国际秩序,故B项正确。A、D两项是材料信息的片面反映,不够全面;材料未显示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气焰关系的信息,C项错误。16.(1)变化:由礼法并重到德主刑辅。(2分)原因:统治者吸取秦朝暴政的教训;儒家“仁”的思想为统治者认可;儒家的独尊地位逐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22·(新高考)CCJ·历史(三)一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