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地理试题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地理试题答案)
周测卷五1.B图中总人口密度明显大于户籍人口密度,说明该地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最可能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A城市化以经济发展为物质基础,经济发达是该市就地城市化的主要优势条件。3.B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利于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行,发展生产,促进当地就业,利于推进就地城市化;压缩耕地面积、严格户籍制度、住房城市化都不是推进就地城市化进程的最可行措施。4.B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明显,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促使城市化不断发展,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表现,不是动力;城市劳动力就业率提高,只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之一,不是主要动力。5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说明其城市化水平最高,为经济发达地区,对应北美洲;甲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低,说明其城市化水平最低,为经济最不发达地区,对应非洲;乙城市化水平相对稍高,推断为亚洲;丙城市化水平较高,应为拉丁美洲(存在虚假城市化)。6.B亚洲、非洲经济较落后,城市化水平低;亚洲、非洲目前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拉丁美洲经济落后,为虚假城市化,目前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7.C②时期都市圈空间结构基本为“点一线”构成的核心与外围结构,结构简单,为雏形阶段;①时期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圈域内中小城市间形成合理有序的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围绕一些地方核心城市形成功能独立且相对单一的小城市圈,结构趋于合理,为成熟阶段。8.B从图中看雏形阶段资源都流向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的圈最大;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资源除流向中心城市外,还流向次级城市,因此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雏形阶段。9.D③阶段(加速阶段)因城市化速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加速阶段有大量人口流入城市,不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和都市圈圈层萎缩问题;城市商业中心外移不属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0.D我国进城务工农民工数量较多,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的实行,真正实现了“零门槛”落户,有利于农民工落户,促进城市稳定发展。11.C“零门槛”落户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人口大量迁入,提高城市化水平;会提高房地产价格,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大量人口迁入,将会破坏当地自然环境:12.B“零门槛”落户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迁人,为了吸引外来人员落户,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迁入人口的收入;合理规划城市,增加住房供给,扩大宣传报道力度,提升城市形象,这些均有利于吸引人口迁入,但不一定能够留住人口;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升科技水平,对留住普通大众的作用较小。13.D与2010年相比,2020年所有地点的通勤距离都增大。根据数据计算,起点为市中心的通勤距离变化幅度最小;市中心居住功能减弱;起点为远郊的通勤距离变化幅度最大;通勤距离变远说明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的距离变大,因此职住分离现象更加显著。14.A根据数据进行推演城市规划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进行数据处理的工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用于定位和导航,不能用于分析、统计和监测;遥感技术只能监测地表物体的变化,不能获得人口分布数据。15.(1)短时间内降水量大,强度大;城市地面的硬化,下渗减少;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天然河道、植被的破坏。(8分)(2)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大。(6分)(3)收集、减缓、净化和渗透街道雨水径流,缓解城市内涝;增加城市景观,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降解浮尘;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减缓城市热岛效应。(8分)16.(1)标志:城区面积不断扩张。特征:城区面积扩大并向东、西、北侧扩张较为明显;在城区规划范围外出现了卫星城等。(8分)(2)环境污染加刚;交通拥堵;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变差等。(任答三点,6分)(3)生态环境方面:治理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建设等。社会文明方面:统筹城市规划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等。(8分)·6【22·zCYK.地理·参考答案一XJB一必修2一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