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2》教学设计之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2》教学设计之一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玉盘盂(其一)苏轼杂花狼藉占春余,芍药开时扫地无。两寺妆成宝璎珞,一枝争看玉盘盂。佳名会作新翻曲,绝品难逢旧画图。从此定知年谷熟,姑山亲见雪肌肤①。【注】①《庄子·逍遥游》:“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开篇落笔就使用百花狼藉的暮春景色来反衬芍药花遍地开花的景象。B.诗歌描写注重从整体到特写,先写两寺芍药花到处都是,再写一枝独秀。C.芍药花美好的名字让诗人顿时感觉到自己之前的诗作没有超过前人窠白。D.诗人认为“玉盘孟”是绝品,但在自己看过的绘画中却没有人能画出这样的神韵。15.诗歌尾联使用了哪些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十二章》中,“”两句从君子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遥远来说明需要志向远大的道理。(2)贾谊《过秦论》中,“”两句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对外政策中有关北方的措施。(3)李商隐《锦瑟》中,“”两句以锦瑟起兴,引起诗人对华年往事的追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嚯!”一声惊叹把我从浅睡中惊醒,连忙从车窗望出去,却是稻田。老家在冀东农村,对稻田早就了,也算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栽稻放水、除稗施肥、割稻收粮还算通晓,但是眼前的稻田,一直到天的尽头。更让我惊讶的是,路旁竞全是淡粉色的格桑。车在路上缓慢地行进,一路尽是未收割的粮食和花朵相伴。格桑花单看起来明朗温静,却未免有些单薄,可一旦密密麻麻、成群成丛,便构成了的欢快气势。在我印象中,这种生命力极盛的花朵,总是跟高原上的河流、牛粪、羊群和白云相随,在原,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的格桑花。我瞬息明白,这里便是津南区的八里湾了。八黑湾对我这样移居天津不久的居民并不陌生,是由于广播电视上抖音快手黑总能听到它的名字的结果:看到它的身影,仿佛它已经变成了我的一个远房亲戚,等着我去拜访探寻。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司空见惯连绵起伏铺天盖地热情奔放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