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中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外传,一经发现追究法律责任】邯郸市2022一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未质量检测高三历史参考答案题号2369101112131415答案B0CAD001.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韩非对于禅让制与汤武“革命”都持反对态度,表明其主张构建严格的君臣秩序,故B项正确。“礼法并用”是荀子的主张,且材料没有体现这一内容,A项排除;本题主要体现君臣秩序,没有体现礼贤下士的内容,C项排除;禅让制在夏朝时期已经被废除,D项排除。[命题意图]本题从法家主张切入,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社会转型。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和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2.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私人俦钱导致小农经济遭到破坏,也导致地方诸侯王势力的膨胀,这对西汉中央集权统治构成威胁,故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汉初,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较为稳定,B项排除;材料展现的社会状况是盐铁官营政策推行的必要性,而非该政策的弊端,D项排除。[命题意图]本题从汉初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切入。考查西汉的经济。考查学生阅读典型史料,调动所学主干知识,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3.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卢毓认为选拔官员应该先注重德行而后注重才干,并说“如今只说是有才而不能行善,这样的才干是不适合做官的!”。这体现了卢毓的选官观念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当时科举制度尚未产生,A项排除;门阀政治形成于东晋,C项排除;该材料体现的是选官标准而非官员考核,D项排除。[命题意图]本题从卢毓选官切入,考查汉代和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史料信息和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4.A解析:宋代江南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城市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题干中乌青镇的文化盛况即是一个典例,故A项正确。两浙路嘉兴府位于江南,榷场贸易主要是北部边地贸易,B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艺人的文化水,C项排除;材料内容不能体现中外交流的频繁,D项排除。[命题意图]本题从宋代鸟青镇的文化盛况切入,考查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5.D解析:朱元璋以祖训形式,强调宗室“藩王”“国戚”触犯法律,不得由一般司法机构缉拿审问,而是由皇室商议,最终由皇帝裁定,在皇权政治和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下,严明约束皇亲国戚,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理念,故D项正确。明朝初年,藩王势力较大,A项排除;明朝司法机构正常职权并未受到削弱,只是不得触犯皇族权威,B项排除;材料内容没有展现律例合编的内容,C项排除。[命题意图]本题从朱元璋颁布《皇明祖训》切入,考查中国古代政治。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和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6.C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1871一1911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和进口均呈现增长趋势,这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构成强烈冲击,加快了其瓦解的进程,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不衡,A项排除;晚清时期由于中国的落后和列强的限制,中国未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B项排除;D项表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命题意图]本题从晚清中国进出口贸易净值变化趋势切入,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和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7.B解析:材料展现了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科学与理性的提倡,对迷信与愚昧的批判,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A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推动启蒙思想传播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C项排除;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已经确立,D项排除。高三历史答案第1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