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不符,故A不符:轮船招商局的设立一定程度利于抵制西方经济侵略,但无法反映实现了国家富强的标,也无法得出收回江海航运利权这一结论,故C、D不符。11.A。甲午战争时期,列强围观伤痕累累的清兵,体现出列强对日本侵华的默许、纵容态度,希望趁机扩大在华利益。无法体现列强对日本的孤立态度,故D项有误。列强对日本侵华的态度,无法体现列强对革命派的态度,故B有误。《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材料无法体现,故C有误。12.D。结合材料可知,川东北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及“大汉蜀北军政府”的成立,属于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打击了豪绅地主、贪官,免除了苛捐杂税,可知冲击了封建主义势力。材料未体现直接反抗西方列强侵略,川东北革命党人的起义乃至辛亥革命,都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也未能彻底铲除封建制度,故排除A、B、C项。13.B。20世纪30年代鄂豫皖苏地区这首歌谣号召“穷人”“工农”杀土豪分土地,可知当时正在开展土地革命。国民革命为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在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D误;减租减息政策为中共在全面抗战时期于抗日民主根据地施行的政策,C误。14.C。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中共中央组建西南服务团随军挺进西南,适应了解放和建设大西南的需要。西南服务团的组建在渡江战役之后,不符合抗日战争的时间段,B不符。《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中共七大上作的报告,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A不符。向社会主义过渡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D不符。15.A。鞍钢是一五计划中的重点项目,是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的典型。邮票发行于1954年,主题是技术革新推动工业化发展,B项不符合时间阶段,邮票主题与社会主义改造无关。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工业化建设确实向苏联学但是从邮票画面中无法得出此结论。16.(20分)(1)背景:吸取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受唐代转运使设置的启发;加强地方治理的需要。(每点2分,共6分)创新之处:不设统一的长官;权力分散,相互牵制;都直接向中央负责,由朝官担任。(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2)特点:权力很大:受其它权力制约。(或权力大而不专)(每点2分,共4分:答出“大而不专”可得4分)影响:行省军政大权集中,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地方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每点2分,共6分)17.(23分)(1)背景:①日本不断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间的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②中共逐渐走向成熟,站在民族立场调整政策:③爱国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推动;④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得人心。(任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过程:①1935年,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及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②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解决,推动了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③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每点1分,共3分)(2)变化:①目标:以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为斗争目标;②对象:团结对象为联合各被压迫阶级、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及其他爱国分子。(每点2分,共4分)影响:①壮大人民与革命力量,进一步孤立国民党的统治:②推动了人民解放战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影响中共后世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每点2分,共6分)高一(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