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第一次技术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延续期第三次技术革命延续期及新革命单育延续期经济大波第一次长波第二次长波|第三次长波第四次长波第五次长被(1780~1840年)(1840-1890年)1890-1940年(1940-1990年)(1990-7美国科技创新中心演变美国德国英国17501800产业1850蒸汽机和1900电和钢1950大规模2000信息和2050年份革命铁路时代铁时代生产时代互联网时代摘编自熊鸿儒《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规律及启示》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科技创新”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先秦儒家始终以积极心态和入世情怀对待社会、对待生活。树立高尚的道德信仰,强调个体修养、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价值。儒家爱国主义认为个人从来就是与一定的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就没有个人的私人利益。儒家的仁学爱国思想强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血亲之爱为基础发展起对国家民族的爱,使血亲的骨肉之爱与对国家民族的爱合为一体。在忠与孝之间,主张牺牲对父母的孝而对国家尽忠,甚至主张大义灭亲。这种价值导向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培育出一种国而忘家,精忠报国、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摘编自史康健《略论儒家仁学的爱国主义精神》材料梁启超在《爱国论》中写道:“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在避难日本期间,梁启超走向了以思想影响社会,构造国民思想,以服务于社会变革的文化改造活动。梁启超希望国家的建立,要既实行宪政,又能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孕育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国家。这样的国家的国民必须是“新民”一时时为国家与民族一体化而存在的“国民”“公民”,是以一种整体性而存在的国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中,梁启超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摘编自商植桐郭瑞军《论梁启超的个人自治思想与共和爱国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的当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爱国主义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及其影响。(8分)【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第6页(共6页)】232432D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