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一五”计划结束时,苏联的石化工艺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由此可知,苏联石化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是A.制定经济计划以发展国家资本B.重视对最新科学技术的投人C.利用外国体制的缺陷争取权益D.秉持开放心态破解封锁局面16.20世纪,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没有出现“大政府”,国家掌握的权力和资源史无前例。最富的7个国家,公共开支在196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2000年则占37%。这一变化反映出)A.国家干预经济日益增强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C.国家服务社会职能强化D.和平与发展遭遇挑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和谐教育。子路曾经问孔子何谓“成人”,在孔子看来,“成人”的最高标准是“成圣”。所谓圣人,实际上就是有德有为的圣王。到宋代以后,儒家思想家形成了人人皆可学做圣人的观念,周敦颐在《通书》中自问自答:“圣可学乎?曰:可。”朱熹直接继承儒家明人伦的教育观,这对明代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阳明猛烈抨击当时科举制度影响下的学校教育,认为当时的学校为了追逐功利,老师所教,学生所学,都完全失去了“明人伦”的立学本意。明清之际,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儒士感怀山河破碎,明确提出以天下为己任的观,点。摘编自李斌《论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谐教育思想》材料二曹魏正始年间,玄学开始流行。玄学家本意在于批判当时名教虚伪化、形式化的堕落倾向,在思想上致力于儒、道的合流。淝水之战后,儒学逐渐形成了南学与北学,南学主要承袭魏晋玄风,北朝主要承袭东汉之遗风。在佛教盛行的唐代,许多儒家学者不断以儒学理论为基础,或以辨别华夷,或以强调忠孝,或以对社会的实际效果等方面,来反对佛教的救义。安史之乱后,唐皇室虽已趋于衰落,但仍保持了以儒为本,和合三教的基本格局。摘编自郭应传《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学发展及其与佛、道关系》历史试题第5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