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

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答案语文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9、2024衡中同卷答案高考分科
    10、2024衡中同卷新高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春风白居易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茅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绝句漫兴九首·其二杜甫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诗一、二句写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梨也竞相绽放。B.杜诗一、二句意为亲手种的桃李树不是没有主人,村野老人的院墙虽低也像家。C.白诗三、四句正面描写春风,不管是名卉还是野花,都不会错过春风带来的花信。D.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手法,白诗写荠花榆荚欢呼春风为自己而来,杜诗写春风欺人。16.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春风”的意象,但“春风”蕴含的情感有不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中,“▲▲”两句表明孔子不认为公西华只能做一个小相,而认为公西华能做大事。(2)苏洵《六国论》中,写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犯越厉害的两句是“▲(3)“管”“弦”连用,常用来代指音乐,这在古诗文中较为常见,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传递一方缱绻乡音,不仅是地域风物的承载,更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废续。方言在于交流,方言的根基是普通老百姓的使用。可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方言在年轻人之中的声音渐淡,面临着代际传承的问题。而今,能够真正熟悉方言的年轻人已是①,更不要说口耳相传了。2021年底,首部人工智能方言文化公益微电影《姑苏琐记·金缕衣》通过大工智能技术与影像创作推动方言回归,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其姊妹篇《姑苏琐记·懒画眉》在2022年春日已创作完成。这部作品与前作可谓②,在影像上同样体现了古代姑苏的独特韵味(现在的苏州),作品上线后就③,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由此看来,当下的方言保护更应该调动年轻人熟悉的网络形式,用智能手段转变语言文化传播④的态势,用多样化的媒介形式让方言活起来,新起来,亮起来。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B.其姊妹篇《姑苏琐记·懒画眉》在2022年春日已创作完成。【高一语文第7页(共8页)】·23-507A·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