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材料二科考停止后,为教育向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从此中国的新教育迈出了自洋务运动以来屡办不兴的尴尬局面,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摘编自逯慧娟《科举制度的废除与近代教育的分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谕颁布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喻颁布的影响。(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维也纳会议最初目的只是恢复封建王朝原来的领土主权。为实现这一目的,与会国建立了被称之为第一个“近现代国际政府机构”的欧洲协调机构,包括维也纳会议建立的全体代表大会、八国委员会、四国委员会及具有功能性的关于菜茵河自由航行的中央委员会等。维也纳会议中《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章程》从外交实践中解决了外交关系中长期存在的混乱局面,第一次以国家法的形式确认了外交代表的名称、等级和位次问题。维也纳体系运转的重要载体是《四国同盟条约》,它以条文的形式创立了欧洲协调机制,各国之间通过召开会议来解决争端。维也纳体系中创建的制度性因素对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意义重大。摘编自丛陪影、黄日涵《维也纳体系对国际合作的启示》材料二国联盟约第五条规定:“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白规定外者,凡大会或行政院开会时之决议应得联合会列席于会议之会员全体同意。”图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也纳体系创建的“制度性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联盟约第五条体现的原则及影响。(8分)CULTURE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法律思想的历史变迁后进行了总结,并使用了如下标题:“礼治一礼治、法治对峙一法治一礼法融合”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相关史实,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中国法律思想历史变迁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论述。(要求:论题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历史试题第4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