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2.秦汉时期,我国对外往来对象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的直接往来。而唐朝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据此可知,唐朝时期我国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扩大了对外交往范围C.对外贸易占据优势D.与世界各地友好交往13.1534年英国《至尊法案》规定,教皇无权干涉英国教会事务,国王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元首,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并将英格兰教立为国教,拒绝接受这一法案者以叛国罪处死。英国的这一规定A.摧毁了英国民众的信仰体系B.激化了议会和国王间的矛盾C.有利于民众民族意识的增强D.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14.联合国“大国一致”原则的确立有着特殊的政治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就美国而言,建立起由其控制的、有限度的否决权正是它所希望的;对苏联来说,一项广泛的否决权是对抗英、美等国的有效武器;而在中小国家看来,各大国是不会接受没有否决权的联合国的。由此可见,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A.是国际政治力量妥协的产物B.促进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形成C.带有较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D.表明世界各国的战略目标一致15.我国的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各民族人民都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保证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在自治机关担任法定的职务;各级自治地方均得从本地情况出发制定具体规定。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开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B.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C.注重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D.较好地贯彻了民族等政策16.下面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中非事务的“五不”原则。这体现了我国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权利A.在国际事务中充分发挥核心作用B.大力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维护世界的和与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英国的议会是辉格党和托利党产生的摇篮,议员大多是两大政党的核心成员。英国在政治上的二元性,使其两大政党时刻背负着被淘汰的压力。两大政党为了在中央和地方争权,个个剑拔弩张。两党并不是静止的或固定的,而是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迫使政党在两党制的范围内随时重组。在英国的两党制度下,两大政党在社会角色、政治政策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两大政党真正目的仍然还是为了维护大资产阶级、土地贵族以及豪绅们在【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第3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