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县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试题试卷及答案答案(历史)
永寿县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试题试卷及答案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大单元学三步一体高效训练祕虹记材料二拓跋焘去世后,拓跋宏继位,冯太后临朝听政。冯氏崇尚中原儒家文化,在北方实行了均田制等一系列汉化措施,对朝廷礼仪和社会风俗等也作了改革。这为孝文帝南迁洛阳之后大规模的汉化措施奠定了基础。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沿着冯太后的汉化改革,先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迁都洛阳,并在洛阳进行了大规模的汉化改革,使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上完全实现了汉化,十六国以来北方民族交融进程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摘编自龚书铎、刘德麟主编《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三国·两晋·南北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前期的政治状况。(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政权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影响因素。(12分)答案:(1)政治状况:民族矛盾尖锐;汉族地主阶级不认同北魏政权;统治者学中原制度和文化;一些世家大族逐渐参与政权。(8分)(2)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逐渐汉化、封建化;民族交融不断发展。(4分)影响因素:鲜卑文化落后于中原文化:统治者稳固统治的需要;统治者倾慕中原文化:以孝文帝改革为代表的改革的推动。(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两税法的实施是唐代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对唐代后期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都有重大影响。同时,在中国封建赋税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被历代史学家所重视,褒赞者颇多,贬斥者也屡见不鲜。下表所示为历史上的两种观点。“天下便之。人不七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旧唐书》的作者刘昫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杨炎同时代的陆贽摘编自丁柏传《谈对唐代两税法的再评价问题》就材料中对两税法的态度(一种或两种)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完整,史论结合。)答案:[示例门看法:《旧唐书》的作者肯定两税法,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对两税法的评价。(3分)理由:天宝年间,由于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进而导致政府财政收入锐减。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这一方面简化了税收名目,便利了税收;另一方面扩大了税收对象,促进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这就是说,两税法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故《旧唐书》作者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肯定了两税法。(9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5ZCYK·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AH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