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全真模拟试卷(信息卷)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2)历史
2、2024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四)历史
3、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
4、2024河南中考信息卷历史答案
5、202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二)历史
6、2024年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7
7、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三
8、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9
9、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6
10、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8
答案(历史))
大单元学三步一体高效训练讲评记4.下表所示为永嘉南渡后江南农业经营方式情况。据此可知经营方式由庄园主雇佣佃户(多由南下流民转化而来)垦殖,采取多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庄园主无须庄园农业对政府承担纳税义务流民农业和由流民领袖率领流民或由部曲主人统领部曲从事农耕,多根据所处不同地理条件从事单一化部曲农业或多元化农业开发背井离乡,彼此多有亲缘、地缘关系的流民群落择人迹罕至、且能耕种之处落脚,进而从事农桃花源农业业开发A.此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C.战争动乱是流民南下的根源D.南方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永嘉南渡后,南迁的北民在南方采取多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南宋时期,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战争动乱是流民南下的根源,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江南的农业发展状况,无法反映南方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排除D项。答案:B5.淝水之战前,东晋胡彬战败退守陕石,粮尽援绝,派使者向谢石告急,使者在途中被前秦军俘获。苻坚得知晋军“垂危”的情况,为防止东晋军逃逸,不等大军到齐而求速战,仅带八千轻骑兵赶赴寿阳。材料意在强调A.淝水之战的激烈性·B.领导战略决策的决定性C.军事实力的重要性D.战果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解析:根据材料“使者在途中被前秦军俘获”可知,战争具有偶然性;“为防止东晋军逃逸,不等大军到齐而求速战,仅带八千轻骑兵赶赴寿阳”说明苻坚对战事把握不准,战略失误,说明其战败具有必然性,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淝水之战的激烈性,排除A项;领导的战略决策固然重要,但其不一定具有决定性,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能说明军事实力的重要性,排除C项。答案:D6.北魏孝文帝重视教育,通过开办各级学校,推行儒家文化教育,加大对教员的任用力度,以儒家经典著作作为学校的主要教材,在郡以下也设立学校,大兴儒家文化教育。孝文帝此举旨在A.弘扬儒家文化B.提高官员的素养C.维护统治秩序D.促进政权封建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注重文化教育尤其是注重推广儒家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提倡三纲五常,能有效地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故C项正确。弘扬儒家文化、提高官员的素养和促进政权封建化都不是孝文帝此举的根本目的,排除A、B、D三项。答案:C7.隋朝义仓建立之初,贮藏民间,由社司管理,如遇饥馑,则开仓赈给。到开皇十五年(595年)二月,由于义仓管理不善,已经“多有费损”。到仁寿三年(603年)九月,文帝专门设置常官管理义仓。这转变有利于A.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B.官员腐败的遏制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社会矛盾的缓和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隋朝义仓建立之初,贮藏民间,由社司管理”“到仁寿三年(603年)九月,文帝专门设置常官管理义仓”可知,隋朝的义仓由建立初期的民间管理到后来变为国家管理,而国家管理义仓有利于社会保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故A项正确。义仓由国家管理与遏制官员腐败无关,排除B项;中央集权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这一转变与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隋朝的义仓由建立初期的民间管理到后来变为国家管理,与社会矛盾的缓和没有因果关系,排除D项。答案:A8.据记载,唐太宗在位期间释放的宫女达3000余人。另外,唐太宗不仅对法定婚龄进行调整并鼓励鳏、寡者再婚,还把婚姻和生育状况作为考察地方官吏的重要标准。这些措施的推行A.维护了地方稳定B.改变了社会风俗C.缓解了人地矛盾D.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唐太宗在位期间释放的宫女达3000余人”“唐太宗不仅对法定婚龄进行调整并鼓励鳏、寡者再婚,还把婚姻和生育状况作为考察地方官吏的重要标准”可知,这些措施的推行有利于促进人口增长,推动了社会经1025ZCYK·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HU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