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月考)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2、全国名校联考2024第二次
3、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
4、2023-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二次联考
5、全国名校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
6、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7、全国名校联考2024
8、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
9、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10、2024全国名校联考卷
语文试题)
(二)1.【答案】C【解析】A项,“小说以此告诫人们不要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偏离小说主题。B项,对人们把绿毛龟送给老老的原因分析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人们把绿毛龟送给老老,是因为“龟可以算和水利有关,而且此龟形态特殊,有观赏意义”。D项,“不择手段”言之过重;同时,时间先后顺序颠倒,原文是材料核对完成之后,小贾“劝慰老老好好休息,又是殷勤地为老老倒水”。2.【答案D【解析】“小说以此构成了主要矛盾冲突”错误,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是反对云梦泽搬迁的老老和主张云梦泽搬迁的小贾等人之间的冲突。3.【答案】(1)运用排比,写出了人们对老老关心云梦泽的不同态度。有人知道老老的努力并不能改变云梦泽将被搬家的命运,因而“同情地笑了”;也有人被老老关心云梦泽的精神感动;还有人对老老的行为感到非常不满,因而“绷着脸”。(表达技巧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如果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也可给分)(2)运用神态描写等手法,写出了老老临终之际还在关心着云梦泽的形象特点。(表达技巧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如果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也可给分)》4.【答案】①以一只龟的经历来反映人类对自然的野蛮改造,小中见大,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②以绿毛龟对云梦泽的向往和人类对云梦泽的破坏构成对比,批判了人类的野蛮、无知,讽刺意味深厚。③漫画式的夸张带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如对在去机场路上的小贾的描写。④语言亦谐亦庄,如对绿毛龟的描写大多轻松活泼,而对人的描写大多冷峻,如“手起刀落,把绿毛龟的头砍下了”等,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具有讽刺效果。(每点2分,写到其中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第①点的关键点是叙事角度,第②点的关键点是对比,第③点的关键点是夸张,第④点的关键点是语言。需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答案是较为宽泛的,考生只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依据并围绕“如何达成讽刺效果”作答,即可给分)5.【答案】D【解析】对诗歌最后两句理解错误,诗歌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怒目圆睁,慨叹自己大志少成功,徒使后辈为自己悲伤”,这是作者对自己现实处境的感慨。6.【答案】①诗歌运用夸父逐日、北方诤人的寓言故事,塑造了夸父、北方诤人的鲜明形象,寓意深刻。②夸父理想远大,逐日而死;竫人胸无大志,却享尽天年。两者对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悲愤之情。③作者志向远大,却被贬永州,如同逐日而死的夸父。作者以夸父自况,表达了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每点2分,只要抓住“寓言之体”“词旨悲愤”“自况”三个关键点,结合诗歌内容进行阐释即可;意思对即可)7.【答案】A【解析】A项,“寥寥无几”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屈指可数”形容数量稀少。两者可替换,且符合原意。B项,“应有尽有”的意思是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无所不包”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文中语境是各种店铺非常多,而不是店铺包含的东西很多,因而不可替换。C项,“鳞次栉比”形容房屋密集;“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文中语境是房屋“仿佛华美的修辞,密集地堆砌”,因而不可替换。D项,“望洋兴叹”现多指做一件事,由于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尘莫及”形容远远落后,赶不上。文中语境是因买不起商品而无可奈何,因而不能替换。8.【答案】示例一:平整的稻田里,栽种着丰收的希望。示例二:茂密的树叶间,滴下浓浓的绿意。(修辞手法2分,句式2分。说明:本题的答案非常宽泛,只要符合“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的要求,意思贯通,符合事理,都可给分)9.【答案】A告别了凄冷的冬天B只有“日”保留下来/下半部分用一“日”字C跨过春分这一节点(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10.【答案】A【解析】这两句民谣的意思是,到了惊蛰和春分,农人纷纷耕田种作。放入①处,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衔接紧密。11.【答案】字形构成:小篆中的“春”字,下面是“日”,中间是“屯”,上面是“艸”。含义:在阳光的照耀下,草木长出地面,蓬勃生长。(字形3分,字形由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1分;含义1分。说明顺序不清晰,扣1分;语言不够准确简明,扣1分)模拟小卷·语文第2页(共27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