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进联考·江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10月联考语文试题
上进联考·江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10月联考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江西省上进教育高三联考
2、2023-2024上进教育联考答案
3、2023-2024江西上进教育试卷
4、2023-2024江西上进稳派联考成绩查询
5、2023-2024上进教育联考怎么查分
6、2023-2024江西上进教育联考
7、2023-2024江西上进稳派联考
18:45□-16%(疼爱子女的),然而大家都一样疼爱(子女),家庭却未必就和睦。君主即使深爱臣民,何以见得天下就不会发生动乱呢?何况先王的爱民,不会超过父母爱子女,子女不一定不背弃父母,那么民众何以就能靠仁爱治理好呢?再说按照法今执行刑法,而君主为之流泪,这不过是用来表现仁爱罢了,却并非用来治理国家的。流泪而不想用刑,这是君主的仁爱;然而不得不用刑,这是国家的法要执行法令,并不会因为同情而废去刑法,那么不能用仁爱来治理国家的道理也就人们一向就屈服于权势,很少能被仁义感化。孔子是天下的圣人,他修养身心,可是天下赞赏他的仁、颂扬他的义,并肯为他效劳的人才七十来个,可见看重仁的人少,能行义的人实在难得。所以天下这么大,愿意为他效劳的只有七十人,而倡导仁义的只有孔子一个。鲁哀公,是个能力低下的君主,面南而坐统治鲁国,国内的人没有敢不服从的。民众总是屈服于权势,权势也确实容易使人服从,所以孔子反倒做了臣子,而鲁哀公却成了君主。孔子并不是服从于鲁哀公的仁义,而是屈服于他的权势。因此依照仁义那么孔子就不会屈服于哀公依照权势哀公却可以使孔子俯首称臣。现在的学者们游说君主,不是要君主依靠可以取胜的权势,而致力于宣扬施行仁义就可以统治天下,这就是要求君主一定能像孔子那样,要求天下民众都像(孔子)门徒一样,这在事实上是肯定办不到的。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材料二:孔子到卫国,卫国将军文子问他:“我听说鲁国公父氏不能审理案件,是真的吗?”孔子回答道,“我不知道他不能。公父氏审理案件,让有罪的人恐惧,让无罪的人感到羞耻。”文子说:“让有罪的人惧怕,是案件能审察,刑罚恰当。让无罪的人感到耻辱,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用礼教来整治百姓,那么百姓就会生发羞耻之心;用刑罚惩治来达到不用刑罚的目的,那么百姓就会心生惧怕。”文子说:“现在用刑法来整治百姓,刑法尚且用不尽,为何还要用礼教来整治他们呢?孔子说:“用礼教来整治百姓,就好像骑马时用上缰绳:用刑法来整治百姓,就好像骑马时用鞭子。你在这边拿着缰绳马在那边行动,这才是善于骑马。没有缰绳而用鞭子,那么马就会迷失道路。”文子说:“用骑马来说的话,左手拿着缰绳右手拿着鞭子,不更快吗?如果只有缰绳而无鞭子,马还会惧怕什么并不是靠鞭子的帮助。所以先王重视礼教而很少用刑法,所以百姓服从命令。现在废掉礼教而崇尚刑罚,所以百姓更加暴乱。”15.C(“对国家能否中兴信心不足”理解不当。)16.①整首诗围绕“忧国”,写了为何而忧、如何解忧及由此带来的中兴之效,环环相扣,浑然一体。②首联写退居生活,实则是为了突出领联为国事而忧,为祸患即将发生而忧心仲仲,由此提出颈联和尾联的解决之道:要广开言路,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样才能国家中兴。(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7.(1)在赂秦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快投笔莫题柱 (3)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6分,每句1分)18.示例:①义不容辞②微乎其微③发人深省(3分,每处1分。其他成语只要符合语境也可得分)19.示例:尤其是对处在封建社会最底层、最易于被损害、被侮辱的中国妇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同情。(“侮辱”不合逻辑,“表达"搭配不当。改对一处得2分,共4分)20.示例:他同情祥林嫂善良、安分的挣扎,赞扬爱姑爽朗、泼辣的斗争,歌颂子君争取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的追求。(4分。结构一致、句式整齐3分,语意连贯1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满足条件也可得分)21.示例:①都摆列得那么好看②他们还会唱呢(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22.①原文“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句式整齐,构成工整的排比句,加强了语气语势;②突出了北秋天水果种类丰富,各类水果本身的品类样式之多,起到了强调作用;③“各种各样”反复出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23.参考立意:①重要的是本质而不是装饰;②祛除浮华,回归本真;③努力提升个人内在修养,做一个有内涵的人。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