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4(第4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三)3语文试题

国考1号4(第4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三)3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国考1号4语文2024答案
    2、2023-2024国考1号5语文答案解析
    3、国考一号2024语文答案4
    4、国考一号4语文答案2024
    5、2023-2024国考1号语文4答案
    6、2024国考1号4语文
    7、2024国考1号4语文答案
    8、2023-2024国考1号4语文答案
    9、国考1号5语文答案2024
    10、国考1号2024语文4
在现代派诗歌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孤寂、惆怅、无可附着的飘零感,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心灵栖居地。生活的不如意,或是追求爱情的失败,或是理想的破灭,让他们陷入灰色的地带,独自咀嚼着升騰起来的各种滋味,谱写着独属于他们的青春之歌。这种指向个人心灵的隐秘之偶,对内在心灵世界的挖掘给我们展现了别样的深邃的风采。现代诗派的诗歌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现代情绪,其外在形式是现代诗形。那么何为现代诗形?即一种散文化的自由体,这与新月派主张的严整的格律体是相对立的。施蛰存说:“没有韵脚的诗,只要作者写得好,在形似分行的散文中同样可以表现出一种文字的或诗情的节奏。”戴望舒说:“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他还主张摒弃华美的词汇:单是美的字眼的组合不是诗的特点,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这些都是对新月派所倡导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和格律理论的彻底反叛。现代派诗人提出用散文化的自由体来写诗歌,不讲究押韵,句式不整齐,随意而自由。(摘编自叶莉《浅论三十年代现代诗派》)材料二:三十年代的现代派诗人延续了新月派诗人倡导的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特,点,注重个人情感的表现,追求“纯然的诗”。诗人注重将情感与意象相结合,推崇含蓄典雅的意境,有很多诗作表现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如何其芳的《秋天》创造出“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这三个场景,这些场景画面中各种意象以及每个画面之间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一种极清新纯净的氛围。四十年代的九叶诗派的诗人则注重意象与思想的融合。九叶诗人受到后期象征主义诗学的影响,彻底地摒弃了诗的本质是抒情的诗学观念,追求“经验的传达”,明确提出“诗不再是激情,而是表现人生经验”,提出现代诗歌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他们在诗作中融入了很多冷静的哲理性思考以及诸多自我反省和沉思,将思想与意象糅合,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关注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并且呼唤革命,追寻拯救国家、拯救民族命运的方法,表现出诗人高度自觉的责任感。如唐祈的《挖煤工人》中,除了对残酷剥削的控诉,诗人为挖煤工人指出“地下已经有了火种”,预言“清算他们的日子该到了”。九叶诗派的诗歌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凝重的理智的氛围,初步实现了中国诗歌由感性情绪内质元素的一元化结构向感性、思想、经验内质元素的多元化融合的形式转变,是对传统诗歌本质观念的一次自觉变革,也使得西方现代派在中国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摘编自屈红玲《论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与四十年代中国新诗派诗歌的差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派诗歌表现的是现代人在港湾、工厂、矿坑等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是比古典诗发展得更成熟的现代诗。B.现代派诗人远离家乡,怀揣梦想来到都市,梦想被现实击碎后,失落、孤寂、惆怅等情感充满心中,被诉之于笔端。C,只要是用散文化的自由体来写的,与格律诗相对立,且不讲究押韵,句式不整齐,随意而自由的诗歌就是现代派诗歌:D.三十年代的现代派诗人注重个人情感的表现,将情感与意象相结合,追求含蓄的抒情方式,创作出许多情感含蓄的诗。【高一语文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