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密卷]2024-2025学年度学科素养月度测评(二)2语文试题

[真题密卷]2024-2025学年度学科素养月度测评(二)2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第一学期学科素养第二次测试
    2、2024年学科素养考核测试
    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素养形成期末测试
    4、2023-2024学年度学科知识与能力测试
    5、2024年全旗小学毕业生学科素养检测语文
    6、2024年下学期期末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7、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8、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素养期中测试
    9、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学生素质监测
8.(4分)①第一次浇园回来,香菊虽身体不适,却仍然坚持督促引导所在小组开会,认为有病是小事、翻身才是大事,可见其责任心和较高的思想觉悟。②第二次浇园回来,香菊头发和上衣湿透,极度疲劳不想吃饭,但在母亲催促下又背着又大又黑的铁水斗走了,可见其吃苦耐劳,热爱劳动,从不抱怨劳动艰辛。③第三次浇园回来,说话和笑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是集合小组时精神抖擞,可见其追求进步,信念坚定,斗争精神饱满。(每点1分,答对3点,给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解答此题,须结合文中相关描写进行分析,从人物的行为、语言、神态中,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质。表述时,注意将文本内容和人物的精神品质对应起来。)9.(6分)①“俗”即通俗质朴,文中多用生活化、有地方特色的词语例如“糠饼子”“浇园”“拉耠子”“秀穗”“卡脖子旱”等,真实反映老百姓在物资匮乏、靠天吃饭的时代里的劳作和生活状态;“翻身”“翻心”更是接地气、形象生动的土改流行词汇。②“雅”即雅致诗意,文中用词简练考究,杂以文言词汇和四字词,例如“精湿”“酷旱”,用字简练精准,将香菊头发和上衣湿透及田地干旱缺水的状况写到极致;“永无止境”“风云雷闪”“疾风暴雨”“花红柳绿”等四字词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褴褛”“寒碜”“嫁奁”等用词考究。③本文用词雅俗结合,使文章既富有浓浓的乡土气息,贴合文中人物特别是广大农民的身份,又赋予了作品一定的诗意和美感,较好地保证了文章的文学审美特性,正是孙犁别具一格的用词风格、语言特色的写照。(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题干已指出本文语言特点是“俗”“雅”结合,答题首先要说明什么是“俗”,什么是“雅”其次再分析“俗”与“雅”结合有什么好处。分析时要举出文本中具体的例子,不能泛泛而谈。)10.(3分)BDG【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前半部分“杖守光而斥之”和“不以为子数”的主语是“(刘)仁恭”,后半部分“引兵入其境”和“所过焚荡无余”的主语是“李思安”,故D处应断开。“杖守光而斥之”并列结构,语意完整,故B处应断开。“引兵”作“入”的状语,“其境”作“入”的宾语,“李思安引兵人其境”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故G处应断开。综上所述,应在B、D、G三处断开。原文加上标点为:仁恭杖守光而斥之,不以为子数。李思安引兵人其境,所过焚荡无余。]11(3分)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D.《归去来兮辞》中“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中的“奔”意为“奔驰”,材料中加点字“奔”意思是“投奔”,二者意思不同,解说错误。A.《孔雀东南飞》中“卿但暂还家”的“但”表转折,意为“只是”,与材料中加点字“但”的意思不同,解说正确。B.《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权,然后知轻重”的“权”意为“称量”,与材料中加点字“权”的意思不同,解说正确。C.《登泰山记》中“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的“几”意为“几乎”,与材料中加点字“几”的意思相同,解说正确。12.(3分)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先是打败了..接着又派兵....于是自称节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