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系列卷·吉林省2025-2026学年八年上第一次月考试卷Y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黄冈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9.同样都是“池荷”,文中的“荷”和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荷”相比,在形象和意蕴上有什么不同?(6分)(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魏梁解予论正统,辨魏、梁不为伪。议者或非予大失《春秋》之旨,以谓魏、梁皆负篡藏之恶,当加诛绝,而反进之,是奖篡也,非《春秋》之志也。予应之日:是《春秋》之志耳。鲁桓公弑隐公而自立者,宣公弑子赤而自立者,郑厉公逐世子忽而自立者,卫公孙逐其君而自立者,圣人于《春秋》皆不绝其为君。此予所以不魏、梁者,用《春秋》之法也。魏、梁之恶,三尺童子皆知可恶,予不得圣人之法为据依,其敢进而不疑乎?然则《春秋》亦奖篡乎曰惟不绝四者为君于此见《春秋》之意也。圣人之于《春秋》用意深,故能劝戒切、为盲信,然后善恶明。夫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其实尝为君矣,书其为君;其实篡也,书其篡。各传其实而使后世信之,则四君之罪,不可得而掩耳。使为君者不得掩其愚,则人之为恶者,庶乎其息矣。是谓用意深而劝戒切,为盲信而善恶明也。凡恶之为名,非徒君子嫉之,虽为小人者,亦知其可恶也。而小人常至于为恶者,盖以人为可欺,与夫幸人不知而可掩耳。夫位莫贵乎国君,而不能逃大恶之名,所以示人不可欺而恶不可掩也。就使四君因圣人诛绝而其恶彰,则后世之为恶者,将日彼不幸遭逢圣人绝而不得为君,遂彰其恶耳;我无孔子,世莫我,则冀人为可欺而恶可掩也。如此,则饶幸之心启矣。惟与其为君使不得掩其恶者,《春秋》之深意也。、纣,不得贬其为王,而万世所共恶者也。今匹夫之士,比之颤、闵则喜,方之、纣则怒,是大恶之君不及一善之士也。《春秋》之于大恶之君不诛绝之者,不害其袭善贬恶之旨也。惟不没其实以著其罪,而信乎后世,与其为君而不得掩其恶,以息人之为恶,能知《春秋》之此旨,然后知余不魏、梁之是也。(选自《欧阳修文集》)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然则A《春秋》亦奖B篡乎C日D惟不绝E四者E为君G于此H见《春秋》之意也。语文试题(雅礼版)第7页(共10页)
本文标签: